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根據記者的統計,本屆車展韓國展團共有30家展商,臺灣展商有15家。4月26日,記者在老展館采訪了14家韓國與臺灣展商,從反饋來看,他們渴望尋求中國市場新商機的熱情不減;來華加強企業宣傳是這些零部件參展商們共同的目的,而距離新館遠,老館觀眾少,參展效果不理想也是這些展商們共同的感受。汽車軸承廠家-賽襄軸承十年專注汽車軸承研發制造,精密汽車軸承供應商,集研發、生產、銷售與OEM業務于一體的生產型企業。服務熱線:400-665-8676
臺灣展團展商減少四成
臺灣展團展商數量降幅大。“整體來看,今年臺灣參展至少減少了4成,你看那邊很多展位都是空的。”上海臺堡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宋剛跟記者交流今年的參展情況,順著他手所指的方向,記者看到那里空置著部分展位。“我們是臺灣企業,在上海開設了工廠,每年都參加上海或北京的車展。今年臺灣參展商數量下降很多,規模也縮水。”宋剛說。
規模縮水則體現在細節上。記者注意到,受訪的14家企業中,只有3家企業的展位面積相對大一些,而其他的企業的展位面積大致相同,不到10平米。在一些企業的展位上,放著的大多都是產品資料介紹,只有寥寥無幾的幾件展品。媒體日第一天,新展館企業新品發布會滿天飛,許多媒體人都“跑斷了腿”,而老展館則顯得非常冷清。“媒體日第一天,這里幾乎沒有企業開正式產品發布會。大家都安安靜靜的參展。”宋剛說。
有著以上感受的不止宋剛一人,在記者走訪中,除了部分第一次來參加北京車展的臺灣企業,剩余的臺灣展商都表述了同樣的感受。
“不管是專業觀眾還是非專業觀眾,人都很少,來之前沒做好調研,如果知道是這樣,我們就不會來。”毅豐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帶著失望口吻表示,他是第一次來參加北京車展,對于整車與零部件分兩個展館的情況此前并不清楚。
對于以出口業務為主的臺灣企業來說,國際觀眾是他們參展的主要目標。右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已經參加過許多次內陸車展,這是第四次參加北京車展。“許多臺資企業大多制造能力強但行銷能力較弱,加上臺灣本土展會上國際客戶非常少,當地的零部件市場較封閉,所以很多企業都想通過內地車展尋找更多的國際客戶。”該負責人表示,公司80%的業務是針對整車企業,20%是在售后市場。前幾年北京車展國際客戶都是組團過來咨詢,現在這種情況不多見了。”她告訴記者,與前幾年相比,這幾年陸續有臺資企業撤出。對于今年北京車展老展館的冷清的場面,她有些失望。
不過,對于多數第一次參展的臺灣企業來說,老國展是他們進入大陸市場的敲門磚。“我們是第一次來內地參展,想通過這個平臺宣傳企業,接觸更多內地的主機廠。”一個做芯片企業負責人告訴,車展第一天多數人都去了新館,老館人少些,今天是第二天情況有所改善,目前已有長安、長城、一汽的企業代表與他交換了名片。
一些早在內地設廠的臺灣客戶,參展規模比一般的臺企要大。怡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臺灣當地是惟一一家上市的汽車電子企業,在江蘇開設了工廠且90%的業務是來自整車企業的配套,另有部分是針對后市場開發的部分產品,這也是臺灣展團中僅有幾家展出規模相對大些的企業之一。企業此次展出的產品包括TPMS、360全景及HUD等產品,而且還帶來了未上市的新品。公司銷售總監張詔翔表示,希望新品能夠吸引國內整車企業注意,通過展會讓整車客戶先一步了解企業的新技術。但目前新品試水的效果并不好。可能考慮明年不再參加北京車展。
韓國展商還會參加下屆北京車展
盡管韓國展團參展企業數量也有所下降,但參展商數量仍是臺灣展商的一倍。不過,這次在韓國展團中,許多展商都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且與臺灣展商希望北京車展能夠為之帶來訂單的期望不同,大部分韓國企業更希望借助車展平臺達到企業推廣的目的。也許是沒有過高的期望,大部分韓國展商對老展館并沒表現過多的失望,大部分參展企業表示,如有機會還會參加下屆北京車展。
“車展第一天人少一些,今天第二天來咨詢的企業就多一些。整車企業有長城,除此之外許多大型配件商都來咨詢過。”同樣是第一次參加北京車展的一家排氣系統韓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韓國展團里有許多企業都是第一次參加中國車展,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塊大蛋糕吸引許多韓國企業紛紛進入,企業希望通過北京車展提供進入中國市場的良機。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
驗證碼: | 看不清?!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